一瓦补5块5,最早5月份核准了1.7个G,但最后下钱1个G,第二期正式启动,大概规模也就1个G,所以今年专项资金就要拿出110个亿支持金太阳工程。

另一部分是偏产业化的,这一部分也容易和企业的研发力量对接。为了遏制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美国通过加税来提高中国企业产品的售价,使美国用户更多地选择本国的产品。

仅存合作之一:俄美宇航员共同搭乘俄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

国外把中国的晶硅电池称为中国电池,他们在努力发展第二代薄膜电池,希望以此来打垮中国的晶硅电池。如果对新型电池的研发跟不上,也会逐渐落后于国外的同行。企业的实验室主要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希望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往往限于目前企业所生产的电池种类,对新型电池的研发重视程度不够。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利用是逐步发展的,中国必须有持续的、长期的投入。但总的来说,对于研发的投入还是不够的。

第三是提高其上网电价。但光伏产业的技术需要不断提高。动用财政补贴刺激的办法只能在前期进行,量大了,财政也补贴不起。

9月6日,欧盟发布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诉讼正式立案公告。这局面就像中国光伏产业之父杨怀进所说,这像一场烟火,砰的一声上了天,落下来都是灰。2011年4月,投资25亿元的河南益丰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在巩义奠基,巩义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门卫说,工厂早停产关门。

这一成功也催生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引发了这个产业庞大的造富运动。记者再拨打设于高新区冬青街的投资方美国阿格斯新能源有限公司电话,也打不通。

仅存合作之一:俄美宇航员共同搭乘俄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

大象倒下的话,会压死很多蚂蚁,因为光伏的采购链是很长的。记者在10月30日召开的我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解到,欧美双反将阻碍河南光伏产业超过1亿美元的出口。在这众多企业败落的身后,成千上万员工不得不再次创业。救救孩子的呼声频频。

2011年2月,被认为是巩义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市场前景最好的项目恒星科技(5.09,-0.04,-0.78%)光伏项目开工。9月12日,国家推出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我省光伏企业被冻死、冻僵的最直接原因,缘于欧美的双反寒流,它使得国内光伏巨头们少有的同台亮相。这不是河南最大个头光伏企业的宿命。

作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板制造商无锡尚德电力,受影响最大。尚德的遭遇也是河南光伏企业的缩影。

仅存合作之一:俄美宇航员共同搭乘俄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

副省长陈雪枫说,煤炭、光伏行业确实遇到了大问题。光伏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来刺激,光伏企业自救才是硬道理。

原因大跃进注定悲剧尚德电力从一个无锡小厂发展到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电池组件制造商,在美国上市,可谓风光无限,董事长施正荣更是在2006年成为中国首富。记者在郑州高新区了解到,郑州西利康光伏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停止了光伏产业的一切业务。[page]前景政策暖风助光伏产业追逐明天的太阳光伏行业已陷入普遍的财务困境,眼前的巨额亏损和资金链紧张,或许是比反倾销更迫在眉睫的难关。光伏企业纷纷倒闭,如今,该区管委会有关部门人士无奈地说:现在高新区不提光伏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河南光伏的大跃进是惊人的。2008年,安阳仅有一家光伏企业,但2009年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授予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2010年12月,还成为联合国[微博]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安阳)光伏产业化与技术研发基地。

每次经济下行,都是一次优胜劣汰、行业洗牌的过程,光伏产业遇到的是灭顶之灾还是涅槃重生?国家和地方给冻僵的光伏企业送来暖风,那么,冻僵的企业,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阳?现状光伏巨头纷纷轰然倒下河南保绿是我省光伏企业巨头之一,2010年10月,总投资40亿元兴建的500兆瓦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一期投产,这也是我国该项目的第二大基地,350千瓦非晶硅太阳能电站同日发电,预示着我省人民将有希望拥有自己的屋顶家庭电站。新进入者的贸然大手笔进场,过度竞争,产品过剩,双反寒流袭来,对外出口遇阻,对内价格战惨烈,由于无法通过差异化路线突围,只能是剩者为王。

今年10月31日,记者拨打位于郑州高新区合欢街的该公司电话,因电话未交电话费而打不通。美欧双反不仅针对产品本身,还牵扯到上下游,把路都堵死了,这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光伏巨头尚德因进入光伏行业,掌门人一举成为中国首富,但如今,尚德不但打回到了十年前,而且变成了《暴风骤雨》中的赵光腚,负债高达35亿美元三次IPO折戟、多位高层离职、企业利润率降低、市场龙头地位不保,这一切深深触碰了山东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的神经。

霍志臣强调: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经过国家的强制认证,这也不是一个企业、一个协会能决定的事情。在这3000家企业中,行业主流企业包括地方主流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厂家近百家,这些主流企业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市场80%以上的需求,在这些太阳能热水器主流企业里并不存在安全标准的缺失问题。目前,投资机构纷纷涉足该行业,黄鸣的言论是否对行业投资带来影响?徐新建说:目前没有看出对投资机构带来的实质影响,我相信这个行业未来仍会有更好的提升空间,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但他认为,提出所谓行业潜规则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言论。

作为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先行者,皇明公司董事长黄鸣的举动无异于自毁长城,由此也引发了行业内关于太阳能热水器国家标准、产品质量的大讨论。太阳雨总裁徐新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同类企业,我们不愿意对皇明进行评价。

从国家去年抽检的情况来看,当时对太阳能下乡的产品进行抽检,合格率90%,只有8家不合格,这8家也并不是产品质量的问题,而是相关标识不清的一些问题。现在太阳能光热产业在节能减排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个利国利民的产业,已经开始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行业的健康发展仍然需要行业内人士共同推动。

这种现象即使在主流百家企业之外的企业里也不是普遍现象。每一道生产流程都有国家安全使用标准。

用个别问题、个别现象来说明整个行业显然是不合适的。黄鸣的言论也引起了同行的担忧。他认为:一个行业有30多项国家标准,已经可以说明这个行业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行业。近日,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协会秘书长霍志臣接受了笔者的采访,从行业的角度对黄鸣的言论进行了逐一回复。

一项新的行业能效等级标准的强制认证将于9月1日推出。对此,霍志臣说:黄鸣所说的这种现象在行业内确实存在,但不普遍,行业发展也不是一团糟。

笔者了解到,黄鸣在日前举行的会议上首曝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两个潜规则。国家仅在涉及到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等产品领域有强制性要求,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认证并不在国家要求的范围之内。

在安装过程中,不排除有企业在零部件、封装问题上存在瑕疵,但这种现象在主流企业内是很少见的,非主流企业存在但并没有那么多。对此,霍志臣反驳说:从标准体系来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标准是基本完善的。